什么是銅退火?銅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呢?簡單的說銅退火就是將銅緩慢的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的時間,以適宜的速度冷卻!
純銅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么叫做退火吧,所謂的退火是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指的是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后以適宜速度冷卻。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準確的說,退火是一種對材料的熱處理工藝。
退火的目的:
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
3、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
4、均勻材料組織和成分,改善材料性能或為以后熱處理做組織準備。
純銅退火的主要目的是將其軟化。
當需要對其進行折彎是為了防止斷裂及縮孔,需要退火。純銅退火溫度500~700℃;冷作硬化銅的再結晶開始溫度200~300℃;純銅熱加工溫度900~1050℃。
硬態純銅可以通過退火達到軟銅的良好可塑性狀態,退火溫度一般為550℃~600℃。
純銅退火對純銅力學性能的影響?
相同溫度退火后,冷軋純銅的 抗拉強度和顯微硬度隨壓下量而改變的趨勢大致相同,基本上呈現隨壓下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與未經退火處理的冷軋純銅的力學性能相比,退火處理后冷軋 純銅的強度和硬度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降低。經過180℃退火后,當壓下量為94.6%時,純銅的抗拉強度值由冷軋后的383.2MPa下降到 174.6MPa,顯微硬度由84.17HV0.01降低到71.5HV0.01,接近退火純銅的強度(200~240MPa),這說明純銅的加工硬化在 180℃退火時被消除,分析其原因可能發生了再結晶,使強度值大大降低。通常金屬或合金材料經過冷變形加工后,其硬度與強度值將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而降 低。但無氧銅冷軋后經200℃退火后,強度、硬度值卻明顯高于180℃退火后的強度和硬度。當壓下量為90.5%時,200℃退火冷軋純銅的抗拉強度達到 407.4MPa,顯微硬度也達到了92HV0.01,接近于相同壓下量的冷軋態純銅強度和硬度。這是由于純銅200℃退火時出現了低溫退火硬化效應,其 原因是由于變形材料中的可動位錯和退火時由多邊化產生的位錯壁中可動位錯發生了閉鎖
黃銅的熱處理規范,黃銅退火處理以及退火后的無鉻酸洗規范
黃銅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熱處理,加工黃銅的熱處理主要分為再結晶退火和去應力退火。
加工黃銅退火處理的必要性:黃銅在加工過程中,如拉拔處理、擠壓變形等等機加工處理會讓黃銅出現變硬、加工塑性降低、應力殘留等等現象。
銅退火
黃銅熱處理的目的:
再結晶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再結晶、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于冷加工成型;去應力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冷變形和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防止自裂,穩定尺寸和性能。工藝規范:再結晶退火可分為普通再結晶退火和光亮再結晶退火,它們的區別在于光亮退火需要用氫氣、氨氣或其他惰性氣體進行保護,冷卻方式為隨爐冷卻至低于150攝氏度后才出爐冷卻。
退火溫度控制:普通再結晶退火溫度一般在500~700攝氏度(不同的材料熱處理的溫度略有差異但是一般都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去應力退火一般溫度在160~400攝氏度(不同的材料熱處理的溫度略有差異但是一般都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光亮再結晶退火溫度一般在450~550攝氏度。
銅材及其銅合金退火技術的必要性
銅材及其銅合金在加工過程中,加工往往會是銅件硬化,雖然硬化可以提高銅和銅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但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韌性,冷加工(冷軋、冷沖或冷拔)后的型材(線材、棒材、板材)再作進一步冷變形時將成為困難。所以,材料冷軋或冷拔的過程中,一道與一道之間須進行再結晶退火,恢復其塑性,使銅件變軟,以便于冷加工,此類再結晶退火為中間(再結晶)退火。
銅材退火后的無鉻酸洗工藝
退火后的銅件表面一般均有一層較厚的黃色或黑色的氧化層,在進入下一加工工序時需要進行酸洗處理將表面的氧化皮清除干凈,防止氧化皮影響后續加工的品質。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廣的酸洗工藝有一下幾種:鉻酸鹽酸洗工藝,三酸酸洗工藝以及環保銅材無鉻酸洗工藝(該工藝由美貝仕銅材處理劑工藝研究開發并申請專利)。鉻酸鹽、三酸工藝由于不環保已經被逐步取消替代了,下面這種介紹一下銅材無鉻酸洗液MS0312的應用知識,工廠的實際生產工藝為:無鉻酸洗處理(一般1分鐘左右)→水洗(將表面殘留的酸液沖洗干凈)→中和防變色處理(將表面未沖洗干凈的酸洗中和掉,并起到防氧化處理效果)工藝簡單易操作,操作方法基本與鉻酸工藝的差不多甚至更簡單(還不需要進行硝酸預酸洗的工藝了)本產品不含氮磷鉀、重金屬鉻等等有害元素,真正做到了環保無毒。